说文解字:擊 64CA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ㄐㄧ
拼音 卷別十二上

字形演变


說文‧手部

孫子95(隸)
西漢

孔彪碑(隸)
東漢

熹.易.益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古歷切 頁碼:第 407 頁,第 25 字   

攴也。从手毄聲。

白话版

,持械打杀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“毄”作声旁。

解说版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手、毄聲。隸書同。楷書左上的「軎」下方的「口」形訛變為「凵」形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毄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毄」字的本義為「相擊中也(互相擊中)」,和「擊」的本義密切相關,因此「擊」字從「毄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古歷切 頁碼:第 2435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1059 頁,第 1 字

攴也。
段注  攴下曰:小擊也。二篆爲轉注。攴訓小擊。擊則兼大小言之。而但云攴也者,於攴下見析言之理。於擊下見渾言之理。互相足也。攴之𥛬變爲扑。手卽又也。又下曰手也。因之鞭箠等物皆謂之扑。此《經典》扑字之義也。《咎繇謨》古文戛擊,今文《尙書》擊爲隔。同音叚借。
从手。毄聲。
段注  古歷切。十六部。

说文系传

 堅歴反 頁碼:第 958 頁,第 7 字 

攴也。從手毄聲。
鍇注  臣鍇曰:「攴,撲也。」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