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揚 63DA

 異體: 𢾙
部首 注音ㄧㄤˊ
拼音yánɡ 卷別十二上

字形演变


令鼎(金)
西周早期

王丮方鼎(金)
西周早期

三年師兌簋(金)
西周晚期

邾公金乇鐘(金)
春秋晚期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手部

西陲簡51.19(隸)
西漢

孔宙碑(隸)
東漢

熹.易.夬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與章切 頁碼:第 404 頁,第 15 字   

飛舉也。从手昜聲。
𢾙
古文。

白话版

,高举使之飘荡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昜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的“”字。

解说版

金文從丮、昜聲,聲符「昜」或省「丂」存「日」,或於「日」下加「玉」,於六書中屬於省聲。篆文從手、昜聲,說文古文「手」旁替換為「攴」旁。隸書、楷書同篆文。字從「丮」或從「手」為義符,都表示是手部的動作(「丮」像一個跪坐著的人伸出雙手在做事);從「昜」聲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昜」字本義為「開也」,似乎與「揚」義無關;不過,從字形來看,「昜」字像日(太陽)升起在丂(「柯」的初文,表樹幹)上,因此「昜」字與「升起」有關,與「揚」字的「舉起、抬高」義也有關,「揚」從「昜」聲應該有兼義功能。「揚」字各體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

说文解字注

 與章切 頁碼:第 2409 頁,第 5 字   第 1047 頁,第 9 字

飛舉也。从手。昜聲。
段注  與章切。十部。
古文揚。从攴。
段注  漢碑用颺歷。他文用敭歷。皆用今文《尙書・般庚》之優賢揚歷也。

说文系传

 猶良反 頁碼:第 960 頁,第 6 字 

飛舉也。從手易聲。
古文揚從攴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