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授 6388
異體: | ||
部首:手 | 注音:ㄕㄡˋ | |
拼音:shòu | 卷別:十二上 |
字形演变
說文‧手部
孫臏155(隸)
西漢
熹.儀禮.鄉飲酒(隸)
東漢
北海相景君銘(隸)
東漢
楷書
说文解字
殖酉切 頁碼:第 403 頁,第 1 字 續 丁 孫授
蔣注 武則天新造字:𥠢(𥢓)。附注 段玉裁注:「手付之,令其受也,故从手、受。」予也。从手从受,受亦聲。
白话版
授,给予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受”作声旁,“受”也作声旁。
解说版
甲骨、金文、戰國文字從?,舟聲,為「授」的本字。篆文加手旁,變成從手、受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「授」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受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。「受」是「授」的本字,後來為了區分「接受」與「授予」,於是讓加「手」的「授」分擔「授予」義,讓「受」分擔「接受」義,因此「授」從「受」聲,當然有兼義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说文解字注
殖酉切 頁碼:第 2399 頁,第 3 字 許 第 1042 頁,第 7 字
段注 予者,推予也。象相予之形。予也。
段注 手付之,令其受也。故从手受。从手受。
段注 殖酉切。三部。受亦聲。
说文系传
常岫反 頁碼:第 947 頁,第 1 字 述予也。從手受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