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戴 6234
![]() |
異體: 𢨚𢨇 | |
部首:異 | 注音:ㄉㄞˋ | |
拼音:dài | 卷別:三上 |
字形演变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異部

孫臏111(隸)
西漢

漢印徵
西漢

曹全碑(隸)
東漢

晉辟雍碑陰(隸)
西晉

楷書
说文解字
都代切 頁碼:第 81 頁,第 2 字 續 丁 孫𢨚 異體: 戴
𢨇分物得增益曰戴。从異𢦔聲。
附注 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此義經傳無用者。戴相承訓為頭載物,當即本義。」籀文戴。
白话版
戴,分配财物获得增益叫“戴”。字形采用“異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,这是籀文写法的“戴”。
解说版
甲骨文、金文「戴」都寫作「異」,像人舉高雙手將東西罩在頭上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篆文改成從異、?聲的形聲結構,《說文》籀文將「?」聲改成「戈」聲。隸書、楷書則繼承篆文的寫法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说文解字注
都代切 頁碼:第 418 頁,第 2 字 許 第 188 頁,第 5 字
段注 《釋訓》曰:蓁蓁,孽孽,戴也。《毛傳》云:蓁蓁,至盛皃。孽孽,盛飾。是皆謂加多也。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。如土山戴石曰崔嵬,石山戴土曰𥕅是也。又與載通用。言其上曰戴。言其下曰載也。《釋山》或本。石載土謂之崔嵬。土載石爲砠。謂石載於土,土載於石則與《毛傳》不異也。《周頌》載弁俅俅,《月令》載青旗皆同戴。分物得增益曰戴。
段注 都代切。一部。从異。𢦒聲。
段注 弋聲,𢦒聲同在一部。葢非从戈也。𢨇,籒文戴。
说文系传
都愛反 頁碼:第 204 頁,第 5 字 述
鍇注 臣鍇曰:「是分物得益也。《史》陳平分社肉曰:『使平宰天下如分此肉矣,眾喜而戴之也。』會意。」分物得増益曰戴。從異𢦏聲。籀文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