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戚 621A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ㄑㄧ
拼音 卷別十二下

字形演变


寧滬1.592(甲)

粹1546(甲)

戚亯父乙器(金)
商代晚期

戚作父癸鼎(金)
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

戈火姬簋(金)
西周中期

郭.語1.34(楚)

郭.尊.7(楚)

說文‧戉部

老子甲後188(隸)
西漢

春秋事語94(隸)
西漢

禮器碑陰(隸)
東漢

楊統碑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倉歷切 頁碼:第 422 頁,第 4 字   

戉也。从戉尗聲。
附注  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長柄有牙狀突出物的戉形兵器。」

白话版

,钺一类的战斧。字形采用“戉”作边旁,“尗”作声旁。

解说版

甲骨文「戚」字作長柄具有牙狀突出物的斧頭形兵器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金文改成從戈或從戊,並將斧頭形部分變成「尗」聲。戰國文字及隸書將兵器上的牙狀物加以線條化,寫成「卅」上下之間或黏或斷。篆文改成「从戉、尗聲」。隸書又將左側分離成「人」旁與「卅」旁而成「」形。楷書則變成從戊、尗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倉歴切 頁碼:第 2527 頁,第 2 字   第 1099 頁,第 2 字

戉也。
段注  《大雅》曰:干戈戚揚。傳云:戚,斧也。揚,鉞也。依《毛傳》戚小於戉。揚乃得戉名。《左傳》:戚鉞秬鬯。文公受之。戚鉞亦分二物。許則渾言之耳。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。而古書用戚者,俗多改爲蹙。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,非有《異義》也。《大雅》:戚戚兄弟。傳曰:戚戚,內相親也。《小雅》:戚戚靡所逞。箋云:戚戚,縮小之貌。其義本相通。而淺人於《節南山》必易其形與音矣。戚訓促迫。故又引申訓憂。《小明》:自詒伊戚。傳曰:戚,憂也。度古衹有戚。後乃別製慽字。
从戉。尗聲。
段注  倉歴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说文系传

 千益反 頁碼:第 988 頁,第 3 字 

戉也。從戉尗聲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