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尗 5C17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ㄕㄨ
拼音shū 卷別七下

字形演变


說文‧尗部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式竹切 頁碼:第 238 頁,第 4 字   

豆也。象尗豆生之形也。凡尗之屬皆从尗。 字原
附注  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古謂之尗,漢謂之豆。今字作菽。」

说文解字注

 式竹切 頁碼:第 1342 頁,第 4 字   第 588 頁,第 5 字

豆也。
段注  尗豆古今語。亦古今字。此以漢時語釋古語也。《戰國策》:韓地五穀所生。非麥而豆。民之所食。大抵豆飯藿羹。《史記》豆作菽。
尗象豆生之形也。
段注  尗象各本作象尗。誤。今正。重言尗者,著其形也。豆之生也。所種之豆必爲兩瓣。而戴於莖之頂。故以一象地。下象其根。上象其戴生之形。式竹切。三部。今字作菽。
凡尗之屬皆从尗。

说文系传

 式六反 頁碼:第 587 頁,第 1 字 

豆也。象尗豆生形。凡尗之屬,皆從尗。
鍇注  臣鍇曰:「尗也,故《春秋穀梁傳》曰:『齊桓公伐山戎,出其山蔥。』戎,菽是也。豆性引蔓,故從丨;有歧枝,非從上下之上也,故曰象尗生形。小象根也。」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