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孝 5B5D
![]() |
異體: | |
部首:老 | 注音:ㄒㄧㄠˋ | |
拼音:xiào | 卷別:八上 |
字形演变

曶鼎(金)
西周中期

曾伯雨木二簠(金)
春秋早期

郭.語3.61(楚)

說文‧老部

繹山碑(篆)
秦

睡.法102(隸)
秦

一號墓竹簡97(隸)
西漢

孝武廟鼎(隸)
西漢

定縣竹簡84(隸)
西漢

熹.春秋.僖廿七年(隸)
東漢

孟孝琚碑(隸)
東漢

楷書
说文解字
呼敎切 頁碼:第 275 頁,第 16 字 續 丁 孫孝
附注 【按】金文「孝」字上部像戴髮傴僂老人,唐蘭謂即「老」之本字,「子」攙扶之,會意。善事父母者。从老省,从子。子承老也。
白话版
孝,善于侍奉父母长辈。字形采用省略了“匕”的“老”和“子”会义。这个字形是表示“子承老”。
解说版
甲骨文作,由「老」(省)、「子」二字構成。從老(省),示孝養的對象之義。從子,示孝養的子、女。金文承自甲骨文。戰國文字以降,皆從老省、從子會意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说文解字注
呼教切 頁碼:第 1592 頁,第 3 字 許 第 697 頁,第 7 字
段注 《禮記》:孝者,畜也。順於道。不逆於倫。是之謂畜。善事父母者。
段注 說會意之恉。呼教切。二部。从老省。从子。子承老也。
说文系传
獻罩反 頁碼:第 685 頁,第 10 字 述
鍇注 臣鍇曰:「通論僃矣。」善事父母者。從老省,從子,子承老,老省亦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