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大 5927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ㄉㄚˋ,ㄉㄞˋ
拼音dà, dài 卷別十下

字形演变


甲387(甲)

粹112(甲)

大保方鼎(金)
西周早期

㝬簋(金)
西周晚期

師同鼎(金)
西周晚期

妾子𧊒壺(金)
戰國晚期

集脰鎬(金)
戰國晚期

曾1正(楚)

包2.2(楚)

說文‧大部

睡虎地簡24.18(隸)

老子甲147(隸)
西漢

春秋事語10(隸)
西漢

孔龢碑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他達切、徒蓋切 頁碼:第 342 頁,第 16 字   

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。凡大之屬皆从大。 字原
附注  王筠釋例:「此謂天地之大,無由象之以作字,故象人之形以作大字,非謂大字即是人也。」

白话版

,天,地,人也。所以“”字像人的形象。,这也是古文写法的“才”字。所有与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”作边旁。

解说版

甲骨文之,像人正面跨立的樣子。金文,顯承甲文而來。戰國文字第一例,以平直線條表現,仍不失為象形。第二例,上身和下身分開,不免失形;第三例,上下截然兩分,更失其形。篆文,最似金文之形,像有頭、雙手、身軀、雙腳,以跨立之形示義。字經隸書,分作二形,前者似仍能保持人跨立之形,後者則左、右橫畫上翹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楷書沿之隸書第一例而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徒葢切 頁碼:第 1966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860 頁,第 1 字

天大。地大。人亦大焉。
段注  依《韵會》訂。
象人形。
段注  《老子》曰:道大。天大。地大。人亦大。人法地。地法天。天法道。【按】天之文从一大。則先造大字也。人儿之文但象臂脛。大文則首手足皆具。而可以參天地。是爲大。徒葢切。十五部。
古文𦓐也。
段注  大下云古文𦓐。𦓐下云籒文大。此以古文籒文互釋。明衹一字而體稍異。後來小篆偏旁或从古,或从籒。故不得不殊爲二部。亦猶从人从儿必分系二部也。然則小篆作何字。曰:小篆作古文也。
凡大之屬皆从大。

说文系传

 特奈反 頁碼:第 813 頁,第 1 字 

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焉。象人形,古文人也。凡大之屬,皆從大。
鍇注  臣鍇按:《老子》:「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也。」古文亦以此為人字也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