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壴 58F4
異體: 𧯛 | ||
部首:壴 | 注音:ㄓㄨˋ | |
拼音:zhù | 卷別:五上 |
字形演变
甲2770(甲)
佚75(甲)
林1.9.7(甲)
壴鼎(金)
西周早期
王孫遺者鐘(金)
春秋晚期
郭.老丙.12(楚)
郭.性.49(楚)
郭.六.24(楚)
說文‧壴部
楷書
说文解字
中句切 頁碼:第 152 頁,第 14 字 續 丁 孫𧯛 異體: 壴
附注 郭沫若《卜辭通纂》:「(壴)乃鼓之初文也。象形。」陳樂立而上見也。从屮从豆。凡壴之屬皆从壴。 字原
白话版
壴,架设击鼓台,将鼓架立起,上端的装饰物就可以看见。字形由“屮、豆”会义。所有与壴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壴”作边旁。
说文解字注
中句切 頁碼:第 818 頁,第 3 字 許 第 363 頁,第 8 字
段注 謂凡樂器有𧇽者豎之。其顚上出可望見。如詩禮所謂崇牙,《金部》所謂鎛鱗也。《厂部》曰:屵,岸上見也。亦謂遠可望見。陳樂立而上見也。
段注 豆者,豎也。豎,堅立也。豆有骹而直立。故侸豎从豆。壴亦从豆。屮者,上見之狀也。艸木初生則見其顚。故从屮。中句切。四部。从屮豆。凡壴之屬皆从壴。
说文系传
陟具反 頁碼:第 368 頁,第 4 字 述
鍇注 臣鍇曰:「豆,樹鼓之象;屮,其上羽葆也。象形。」陳樂立而上見也。從屮、豆。凡壴之屬,皆從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