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壇 58C7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ㄊㄢˊ
拼音tán 卷別十三下

字形演变


說文‧土部

上谷府卿墳壇題字(隸)
西漢

漢印徵
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
東漢

鮮于璜碑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徒干切 頁碼:第 456 頁,第 19 字   

祭場也。从土亶聲。

白话版

壇,祭场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亶”是声旁。

解说版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「壇」從土、亶聲。與篆文構形同,篆文作「」,楷書從篆文作「壇」。漢印作「」,右上「㐭」形作「」,漢隸漸漸訛變從「面」。段注本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壇,祭壇場也。从土、亶聲。」從土,表示與土地狀態相關;亶(ㄉㄢˇ)本義為多穀,引申有「厚」、「高」之義;從亶,表示音讀,兼表「高出」之義,本義為用土石築起的高臺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坛」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徒干切 頁碼:第 2770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1204 頁,第 3 字

祭壇場也。
段注  《祭法》注。封土曰壇。除地曰墠。《楚語》:屛攝之位。壇場之所。韋注。屛攝,爲祭祀之位也。除地曰場。《漢・孝文帝紀》:其廣增諸祀壇場珪幣。師古曰:築土爲壇。除地爲場。【按】墠卽場也。爲場而後壇之。壇之前又必除地爲場。以爲祭神道。故壇場必連言之。宋本作祭場也。無壇字。非是。若《祭法》壇與墠則異地。場有不壇者。壇則無不場也。
从土。亶聲。
段注  徒干切。十四部。

说文系传

 特丹反 頁碼:第 1053 頁,第 6 字 

祭壇場也。從土亶聲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