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又 53C8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ㄧㄡˋ
拼音yòu 卷別三下

字形演变


甲854(甲)

亞又方彝(金)
商代晚期

鄭虢仲簋(金)
西周晚期

秦公簋(金)
春秋中期

十四年陳侯午敦(金)
戰國中期

中山王昔鼎(金)
戰國晚期

兆域圖銅版(金)
戰國晚期

包2.19(楚)

包2.240(楚)

說文‧又部

睡.日甲36(隸)

天文雜占1.4(隸)
西漢

老子乙233下(隸)
西漢

史晨碑(隸)
東漢

熹.公羊.僖十年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于救切 頁碼:第 89 頁,第 2 字   

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。凡又之屬皆从又。 字原
附注  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字原象右手形,手本五指,只作三者,古人皆以三表多。後借為又再之又,乃通假右助之右以代之。久而成習,乃加人旁作佑,以還右助之原。」附注  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又』字象右手形,金文或加飾符,與『寸』形相同,但並非『寸』字。」

白话版

,手。像手抓握的形状。字形只画三根手指的原因,是五根手指排列起来太多,因此略去其二,使字形上手指不超过三个。所有与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”作边旁。

解说版

從甲骨文到篆文,都上像五個手指省作三個手指,連著的一豎像手臂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隸書作,形體發生變化,楷書沿之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
说文解字注

 于救切 頁碼:第 456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205 頁,第 6 字

手也。象形。
段注  此卽今之右字。不言又手者,本兼𠂇又而言。以屮別之。而又專謂右。猶有古文《尙書》而後有今文《尙書》之名,有《後漢書》而後有前《漢書》之名,有下《曲禮》而後有上《曲禮》之名也。又作右而又爲更然之詞。《穀梁傳》曰:又,有繼之辭也。
三指者,
段注  三岐象三指。
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。
段注  以指記數者。或全用。或用三。略者言其大略。于救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凡又之屬皆从又。

说文系传

 延救反 頁碼:第 223 頁,第 5 字 

手也,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。凡又之屬,皆從又。
鍇注  臣鍇曰:「凡手拇指頭,指力之率,其後二指佐佑之不動,故略為三也。」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