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升 5347

 異體: 
部首 注音ㄕㄥ
拼音shēnɡ 卷別十四上

字形演变


甲550(甲)

粹337(甲)

京都1812(甲)

友簋(金)
西周中期

秦公簋(金)
春秋中期

連迀鼎(金)
春秋晚期

郭.唐.16(楚)

說文‧斗部

睡虎地簡23.4(隸)

一號墓漆杯191(隸)
西漢

汝陰侯墓漆布奩銘文(隸)
西漢

武威簡.士相見13(隸)
西漢

孔宙碑陰(隸)
東漢

熹.易.升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識蒸切 頁碼:第 473 頁,第 13 字    異體: 

十龠也。从斗,亦象形。
附注  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升,斗所象形同,因加一畫為別耳。」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此升起之升字,倚斗畫其已挹取有物,而升上傾注之形……託以寄升起之意。動詞。后世借為十合之名,非本意也。」附注  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升』當象以『斗』挹酒登進祭神之意,升、登,二字聲韻皆同;而登進祭神之建築亦謂之『升』;引申為一切升進,假借為十龠之容量單位。」

解说版
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都像以斗挹取酒漿之形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字形則趨於線條化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
说文解字注

 識蒸切 頁碼:第 2874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1249 頁,第 1 字

十合也。
段注  十合各本作十龠。誤。今正。《律曆志》曰:合龠爲合。十合爲升。十升爲斗。十斗爲斛。而五量嘉矣。作十龠則不可通。古經傳登多作升。古文叚借也。《禮經》注曰:布八十縷爲升。升字當爲登。今之禮皆爲升。俗誤已行久矣。【按】今俗所用又作陞。經有言升不言登者,如《周易》是也。有言登不言升者,《左傳》是也。
从斗。象形。
段注  斛左耳爲升。右耳爲合。󰋌以象耳形也。各本作亦象形。非。識蒸切。六部。
合龠爲合。龠容千二百黍。
段注  十字各本無。今補。不補則五量惟升斗斛見於本書。且失其相絫之數矣。絫下云:增也。一曰十黍之重。正爲銖字張本。鬲下云:鼎屬。實五觳。又云:斗二升曰觳。正爲《角部》觳下無此義,故補之。《亼部》合下無一曰十龠爲合之文。《龠部》下無一曰龠容千二百黍之文。此處之當補,正同鬲下。非沾足也。合龠爲合。見《律曆志》。而《尙書・正義》引作十龠。《月令・正義》引作合。通《典引》作十。六典說唐制作合。是《漢書》古本不同。要以下文云合者合龠之量,躍於龠,合於合,《廣雅》二龠曰合,𣃔之。知十龠之非矣。古者一分一合謂之判合。叚是十龠,則此量不得名合。不得云合於合,合二龠爲合。猶之十二銖㒳之爲兩也。

说文系传

 失稱反 頁碼:第 1085 頁,第 11 字 

十龠也。從斗,亦象形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