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匚 531A

 異體: 𠥓
部首匚(𠥓) 注音ㄈㄤ
拼音fānɡ 卷別十二下

字形演变


甲2123(甲)

無想475(甲)

珠277(甲)

鄴初下40.113(甲)

珠628(甲)

乃孫作且己鼎(金)
西周早期

匚賓父癸鼎(金)
西周早期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匚部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府良切 頁碼:第 424 頁,第 16 字   

受物之器。象形。凡匚之屬皆从匚。讀若方。 字原
𠥓
籒文匚。
附注  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匚為竹器,其形長方,周淺……匚,古亦假為方,又為報祭之報。」

解说版

甲骨文二例,上、下像方器的邊緣,右像器底,左像器口,正像方形受物的器皿。金文收了左、右不同的匚形,音、義沒變,篆文、籀文之形由此承繼而來,都是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字經隸書,偏旁作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府良切 頁碼:第 2540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1104 頁,第 1 字

受物之器。
段注  此其器葢正方。文如此作者,横視之耳。直者其底。横者其四圍。右其口也。《廣韵》曰:或曰受一斗曰匚。【按】《囗部》云:囿,規也。今人皆作圜,作圓。方,本無正字。故自古叚方爲之。依字,匚有榘形。固可叚作方也。
象形。凡匚之屬皆从匚。讀若方。
段注  府良切。十部。
籒文匚。

说文系传

 府昌反 頁碼:第 994 頁,第 1 字 

受物之器。象形。凡匸之屬,皆從匸。讀若方。
鍇注  臣鍇曰:「正三方也。」
籀文匸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