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凌 51CC

 異體: 𣎎𠗲
部首仌(冫) 注音ㄌㄧㄥˊ
拼音línɡ 卷別十一下

字形演变


朿凌簋(金)
西周早期

說文‧仌部

說文或體

漢印徵
西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力膺切 頁碼:第 383 頁,第 10 字   𣎎 異體: 𠗲

仌出也。从仌𦩎聲。《詩》曰:「納于𠗲陰。」
𠗲或从夌。

解说版

金文凌字為上下結構,「夌」表音讀擺在上面,「冫」表示出現在水面上的冰紋放在下邊。篆文將音讀改成「朕」聲,變成從仌、朕聲。楷書所承襲的,是篆文的或體,作從仌、夌聲,改成左右結構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说文解字注

 力膺切 頁碼:第 2281 頁,第 3 字   第 992 頁,第 9 字

仌出也。
段注  仌出者,謂仌之出水文棱棱然。輕讀爲力膺切。重讀則里孕切。今俗語猶尒。豳詩。三之日納于凌陰。傳曰:凌陰,冰室也。此以冰釋凌,以室釋陰。非謂𠗲爲仌室也。鄭注《周禮・凌人》徑云凌,冰室也。似失之。
从仌。𦨶聲。
段注  六部。
詩曰:納于𣎎陰。
段注  《七月》文。
𣎎或从夌。
段注  夌聲也。

说文系传

 力膺反 頁碼:第 909 頁,第 11 字 

仌出也。從仌朕聲。《詩》曰:「納於𠗲隂。」
𠗲或從夌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