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備 5099
![]() |
異體: 僃備𠈍 | |
部首:人 | 注音:ㄅㄟˋ | |
拼音:bèi | 卷別:八上 |
字形演变

合565(甲)

元年師史簋(金)
西周晚期

洹子孟姜壺(金)
春秋晚期

中山王昔鼎(金)
戰國晚期

包2.213(楚)

曾137(楚)

郭.語1.94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人部

睡虎地簡23.1(隸)
秦

老子乙前18上(隸)
西漢

孫臏43(隸)
西漢

武威簡.泰射54(隸)
西漢

蓋縣永和五年磚(隸)
東漢

西狹頌(隸)
東漢

白石神君碑(隸)
東漢

楷書
说文解字
平祕切 頁碼:第 260 頁,第 18 字 續 丁 孫僃 異體: 備備
𠈍愼也。从人𤰈聲。
附注 【按】甲骨文、金文為「箙」的象形字,盛矢器。古文備。
白话版
备,谨慎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备”。
解说版
甲骨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
」二字構成(
乃箙的初文,像盛矢器之形),於此乃聲符,注明音讀。金文作
,所從「
」,亦像盛矢器形,亦為箙的初文。篆文承之變作「
」。隸書承之變作「
」。楷書承之,變作「?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备」。
说文解字注
平祕切 頁碼:第 1483 頁,第 2 字 許 第 651 頁,第 4 字
段注 《心部》曰:愼者,謹也。《言部》曰:謹者,愼也。得僃而三字同訓。或疑僃訓愼未盡其義。不知用部曰𤰈,具也。此今之僃字。僃行而𤰈廢矣。𤰈廢而僃訓具。尟知其古訓愼者。今義行而古義廢矣。凡許之書所以存古形古音古義也。《方言》曰:僃,咸也。此具之義也。又曰:蕆,敕,戒,僃也。此愼之義也。愼也。
段注 平祕切。古音在一部。从人。𤰈聲。古文僃。
说文系传
辨和反 頁碼:第 649 頁,第 1 字 述愼也。從人𤰇聲。古文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