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使 4F7F

 異體: 𠉕
部首 注音ㄕˇ
拼音shǐ 卷別八上

字形演变


甲68(甲)

𦅫鎛(金)
春秋中期

中山王昔鼎(金)
戰國晚期

十三年壺(金)
戰國晚期

上(1).䊷.12(楚)

說文‧人部

睡虎地簡12.46(隸)

老子甲37(隸)
西漢

漢印徵
西漢

定縣竹簡63(隸)
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
東漢

熹.詩.伯兮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疏士切 頁碼:第 262 頁,第 27 字   𠉕 異體: 使

伶也。从人叓聲。
附注  【按】甲骨文「使」、「事」、「吏」原為一字,以後分化為三字。

白话版

使,摆布,命令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吏”作声旁。

解说版

甲骨文作,從又,像持獵叉之形。古文字吏、事、史三字同源,是「事」之初文,亦是「使」的初文。金文二例,前者承之甲文,上體應是獵叉之變形;後者亦承之甲文,上端亦是獵叉之變形,下端增益「辵」字,亦表示獵事,與從「又」同義。戰國文字二例,前者承自金文第一例,上端為獵叉之變形,增益「人」形;後者右體上端亦為獵叉之變形,增益「人」形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,上端獵叉曲筆變作橫筆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下端「又」字變作交叉二筆。楷書承之隸書而定體。甲文、金文第一例,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金文第二例以下,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说文解字注

 疏士切 頁碼:第 1504 頁,第 1 字   第 660 頁,第 4 字

令也。
段注  大徐令作伶。誤。令者,發號也。《釋詁》:使,從也。其引伸之義也。【按】許書無駛𩢲字。《左傳》:吏走問諸朝。本作使走問諸朝。古注。使,速疾之意也。又鬯部𩰢,烈也。讀若迅。葢此二字卽今之駛𩢲字乎。《水部》沑,水吏也。吏同使。謂水疾。
从人。吏聲。
段注  疏士切。一部。

说文系传

 瑟耳反 頁碼:第 655 頁,第 9 字 

令也。從人吏聲。

影印页码 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