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文解字:乎 4E4E

 異體: 𠂞
部首 注音ㄏㄨ
拼音 卷別五上

字形演变


乙7360(甲)

菁6.1(甲)

豆閉簋(金)
西周中期

頌鼎(金)
西周晚期

大簋蓋(金)
西周晚期

說文‧兮部

老子甲147(隸)
西漢

縱橫家書25(隸)
西漢

銅華鏡二(隸)
西漢

鄭固碑(隸)
東漢

熹.易.文言(隸)
東漢

孔宙碑(隸)
東漢

楷書

说文解字

 戶吳切 頁碼:第 151 頁,第 9 字   𠂞 異體: 

語之餘也。从兮,象聲上越揚之形也。
附注  段玉裁注:「意不盡,故言乎以永之。」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考之《尚書》及古金文,乎字絕少作語末詞用者,而甲文、金文乎字皆用作𧦝召之𧦝……以此知乎本𧦝之初文,因後人久借用為語末之詞,乃有後起加言旁之字。古但有乎而無𧦝,說金文者往往謂乎為𧦝字之假,非也。呼召必高聲用力,故字形象聲上越揚,猶曰字表人發言,字形象气上出也。」附注  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乎字,夏淥釋為『象枝柯在疾風中激發的呼呼聲』,字从丂(枝柯),上小點示風聲,當可從。金文上加斜筆為飾,或省三小點為兩小點,為《說文》小篆字形所承。」

解说版

甲骨文作,從丂,義為語氣。三小點,表示語氣上揚。金文二例,第二例承自甲骨文;第一例,上端增一冗筆。篆文之形承自金文第一例,橫筆變為撇筆。隸書二例,下體彎筆更加左彎。楷書承自隸書,而中筆變直,下端向左鉤起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说文解字注

 戶吳切 頁碼:第 814 頁,第 4 字   第 362 頁,第 4 字

語之餘也。
段注  乎餘㬪韵。意不盡,故言乎以永之。班史多假虖爲乎。
从兮。象聲上越揚之形也。
段注  謂首筆也。象聲气上升越揚之狀。戸吳切。五部。

说文系传

 魂徒反 頁碼:第 365 頁,第 5 字 

乎者,語之餘也。從兮,象聲上越揚之形也。
鍇注  臣鍇曰:「凡言乎,皆上句之餘聲也,故曰:『從我者子乎,去我者鄙乎、巳乎,皆聲之餘也,了,餘聲氣上出而盡也,指事。」

影印页码 ∇